- 按相关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搜全文
- 搜标题
相关结果约1059个
互动[查看更多]
-
西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2024-06-01
自然生态
位于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小西湖是洞庭湖候鸟栖息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记者在此采访时,就看到天鹅、白琵鹭、灰鹤等珍稀鸟类在一块不大的水域集中栖息。与大小西湖一堤之隔就是人工调蓄性湖泊采桑湖,此时两湖之间的闸门已打开,面积约一万亩的采桑湖向大小西湖紧急生态补水。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2-11-04
自然生态
工作人员介绍。鱼类也多了起来。今年2月,南洞庭湖白沙长河水域,时隔近30年再现江豚。3月10日傍晚,在安乡县松滋河流域东支大湖口桥河段,记者“偶遇”了江豚。站在大桥上朝下望去,一只壮硕的黑色水生物频频现身水面。常德市安乡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渔政管理站站长刘启章说,江豚在此“定居”了约两年。智慧渔政,密...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2-04-12
自然生态
“现在还不是候鸟最多的时候,12月中旬,西洞庭湖将成为鸟儿的天堂,预计将达到4万余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通道,为包括14种全球受胁物种在内的3万多只候鸟提供了停歇、栖息的越冬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当前正值候鸟南迁至西洞庭湖越冬的季节...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1-12-03
区县信息
近年来,汉寿举全县之力开展伐杨、退养、拆围等一系列水污染整治行动,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西洞庭湖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时为省级),200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曾几何时,围垦养殖、黑杨种植等活动,导致湖体水质下降,湿地功能退化,环境问题趋于严重。对...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1-01-14
世界环境日
10月21日,一群野鸬鹚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汉寿县岩汪湖镇上空飞过,最后栖息在西洞庭湖边,这是来西洞庭湖越冬的首批候鸟。同时到来的还有斑嘴鸭、罗纹鸭等,共有千余只。“再过十来天,黑鹳、白琵鹭、天鹅等珍稀候鸟将陆续抵达,西洞庭湖将变成鸟的天堂。”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西洞庭湖湿...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0-10-23
拟审批公示
项目名称罗湾大桥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常德罗湾大桥位于朗州北路,南北跨越沾天湖,向北接杭瑞高速太阳山收费站,北与沿山路交叉口平交,南与环湖大道立体交叉。建设单位常德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环评机构常德市双赢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概况现有桥梁向西拓宽18m,新建水中桥墩,扩建桥梁和现有桥梁长度相同,均为50...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2-26
环境污染防治
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五结合”工程是指以自然集雨区为单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将黑臭水体治理、沟渠清淤清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改善、湿地生态修复有机结合,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拦截、生物治理、循环利用等方式开展湖区小单元环境综合整治,达到“四无两不一提高”的效果,即“路面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田...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11-14
世界环境日
9月1日起,6组监测队伍分别奔赴云南、贵州、陕西、湖南、湖北洪湖和长江干流中下游开展水生生物样品采集工作,李书印正是在采样的过程中碰到了江豚。“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江豚,非常激动。”李书印说着音调忍不住上扬,“那天下午是阴天,还下着雨,我们冒雨在外面采样采了近3个小时,大家都比较疲惫。”“休息的时...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09-30
环境污染防治
经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全市1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均已实现稳定达标运行。二是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今年来,以西洞庭湖和市辖区的沅水、澧水流域和重要湖泊为重点,对入河入湖入库排污口开展了全面排查整治,经排查,目前全市有入河排污口501处。三是持续推进“三磷”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12-28
禁止在洞庭湖建设不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工业项目。鼓励船舶经营者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构建洞庭湖生态保护新网络《条例(草案)》规定,涉及洞庭湖范围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规划建设河湖连通工程,加快洞庭湖水体交换,扩大洞庭湖水体环境容量,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08-02
-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