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搜全文
- 搜标题
相关结果约229个
2002决策咨询报告
(二)依托社区资源,安排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改革开放,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抓住机遇,依托社区资源,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下岗人员的特点,各地组织开发了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就业岗位。如耒阳市蔡子池办事处西居委会现有居办企业17个,2001年企业实现利税280万元,商业零售额4668万元。
发布时间:2002-09-01
2017决策咨询
2016年第四季度,全省各类用人单位共提供空缺岗位44.14万个,求职总人数为36.37万,求人倍率为1.21,其余三个季度的求人倍率也均大于1(如下图)。总的来看,我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例保持动态平衡,就业岗位供大于求。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省内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用...
发布时间:2017-03-28
2011决策咨询报告
gdp每增长1%,创造的工作岗位由2006年的31789个增至32772个。(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201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80万人,比2006年增加8.24万人,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4.75万人。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6年的4.3%下降到4...
发布时间:2011-05-23
2009决策咨询报告
三次产业结构为18.0:44.2:37.8,就业结构为44.0:22.4:33.6,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2.0%,但是吸纳就业不足,第二产业主要需求的是普通劳动力,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吸纳能力不强,而新兴的第三产业,例如金融业、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09-08-11
2003决策咨询报告
今年7月底,全省城镇从业人员833万人,比年初增加32.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6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65%和59%。2、从结构上看,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1)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下降。2002年底,全省3644.52万从业人员中,城镇从业人员774.2万人...
发布时间:2003-09-04
2011决策咨询报告
(二)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湖南的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教育“三个对接”,即专业对接产业发展、课程对接岗位要求、人才对应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采取“企业办校”、“引厂进校”、“学校办厂”、“校企对接”、“半工半读”和“订单培育”等...
发布时间:2011-08-03
2009决策咨询报告
全年县以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共组织了210场专场招聘活动,有2.36万家单位进行现场招聘,28.2万人进场求职,现场达成用工协议9.5万人;有17.4万家用人单位进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岗位84.62万个,132.34万人进场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成功49.34万人,介绍成功率为37.3%。&ens...
发布时间:2009-06-23
2003决策咨询报告
三是被服务型企业吸收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有0.17万人,减免金额236.38万元;四是从事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有0.18万人,享受补贴金额74.94万元;五是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经费进行补贴,除了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给经费补贴外,还规定下岗失业人员三年内每年...
发布时间:2003-09-08
2009决策咨询报告
(一)就业总量增加,城镇从业人员增长较快2008年全省就业人员总量3910.06万人,2000-2008年,年均增长1.1%。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达到57.1%。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开拓,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城镇从业人员增长较快。2008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
发布时间:2009-12-16
2002决策咨询报告
二是国有、集体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股份制、联营、私营、个体经济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2001年末,国有单位从业人员419.71万人,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11.6%,比上年减少48.27万人,减少10.3%;集体单位73.62万人,占2.0%,减少19.37万人,减少20.8%;私营经济58.66...
发布时间:2002-06-14